舆情引导VS应对

广州舆情监控系统 广州舆情监测软件公司

舆情引导VS应对

2021年3月22日 舆情监测行业新闻 0

说明:本文实则有感而发,为了避免“你懂的”的问题,本文只讲经验总结,不点评案例,一改案例解析传统,请各位理解。
本文适合高度关注舆情的领导或宣传工作人员。
阅读之前,请先记下这一句话:“线下决定线上”“实情决定舆情”。
网络舆情应对成效最终取决于线下实体情况,及时回应是应对成功的关键;
涉事部门要及时、高效、主动的回应网上的质疑与批评,及时做好信息发布;
对于职务行为不当引发的舆情,在态度上要做到不回避、不拖延、不包庇;
要勇于担责,明确态度,并防止类似事件发生上下功夫,力争化危为机。
众所周知,网上舆情可谓是“波涛汹涌”。

两厢对峙。一方是尽全力甚至连最权威的媒体发声进行舆论引导,一方是频频质疑态度与处理措施,直至吐槽甚至“声讨”。
对线上引导,“别迷恋哥,哥只是个传说”。线下决定线上,想要用舆论引导回应网民关切。
在这里只能用一句话,那些“网评员”引导效果不如线下处置态度见效,哪怕是“轻飘飘”地一句。
舆论引导只是引导,而视频中的事实就是事实,虽然“键盘侠”们眼见也不一定为事实。

实情决定舆情。这不是引导的问题,是观念、意识需要转变的问题,坊间有一句话,能改变自己的是神,想要改变别人的是神经病。
要想让别人观念得到改变,只有一个办法,放任其去撞墙,疼了自然知道要主动回避,一次不够疼再多撞几次。
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。
首先,网络舆情是事件在网上的反映,在当前社会进入5G引领下的手机抖音、微视频、微博流行的微视频时代,在有图有真相的网络舆情中,任何为引导舆论走向而进行的引导都是一厢情愿,别低估网民的智商。

其次,线下处置得当,及时、准确回应舆论关切,是最好的舆论应对方式,不要再幻想着“网评员”能够影响舆论走向。
突发事件实体处置越得当舆论引导的效果就越好;相反,不注重实体处置或实体处置不当,侧重于舆论引导就容易陷入被动甚至“南辕北辙”,舆情可能会越演越烈,甚至小事炒大、大事炒炸。

最后,实体处置与舆情走向的一致性。实体处置效果直接影响舆论走向,网络民意是实体处置的重要依据;
在一些敏感案件处置中,有时为了获取较为集中的网络民意,甚至还会采用如抛“试探气球”的手段,主动采集民意,以便实体处置与网络民意高度融合。
当然,网上舆论引导的成效也会直接影响实体处置的效果。
舆论引导得当,正面声音越多,舆论氛围越好,实体处置就越容易赢得网络舆论的信任和支持,形成良性互动。

在实践中,舆情应对中四个问题需要注意:
一是信息不对称。出于各种原因,事件发生的真实起源、详实情况等,由于涉事部门的有意或无意的“隐瞒”,导致舆情风险评估与研判时出现偏差,导致采取措施不当,如……(省略200字)
二是个别领导不愿从实体上处置。甚至迷信“公关”,甚至某些领导的口头承诺,或认为网络舆情是上级领导甚至宣传等部门的事,别忘了“谁承办谁负责”的原则,如……
三是霸道总裁式领导不懂“装”懂惹“人祸”。有些涉事部门领导敢于拍脑门行事,对于宣传人员所提应对舆情“上、中、下”三策理解不够,而习惯于听从领导指示的思维,反正板子打不到我屁股上,只能听之任之,后果就是“谁决策谁负责”,如……
四是问题解决不及时、不到位。有的涉事部门领导习惯于“拖”,再等等、再看看,结果错过最佳处置时机,以致“小事拖大、大事拖炸”。

为了预防网络舆情,建议有二
首先,制定突发舆情处置机制。明确责任人,一般是本单位新闻发言人,内设各部门一把手职责,也就是“谁主管谁负责”。
其次,摒弃侥幸意识、主动进行舆情处置培训与演练。一旦发生突发舆情,要能够及时启动应急预案,快速进行舆情会商与风险评估,并且在统筹协调、实体处置、舆情监测、信息发布等工作分工合作,能够切实做到依法处置、舆论引导、社会面管控“的三同步”。
最后,做好源头防范,“线下决定线上”。要切实提高内设各部门的舆情意识,明确舆情应对的主体责任为“谁承办谁负责”,加强干警舆情意识培养,从源头上避免舆情发生。
力争做到一旦有舆情发生,能够做到不擅自接受采访,没经授权不发声等,避免产生舆情灾害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